
We met up at Plam Court Backpackers in Katherine.At first time.I guess where r u from with my friend.Because ur eyes are soooo small,so I guess u guys from korea,but ur hair style looks like Japanese,Actually,I couldn't make sure.
大學畢業以前,大人圍繞的問題總是:「畢業後要找什麼工作」,曾幾何時親戚朋友、三姑六婆關心的話題變成「有對象嗎?要幫忙介紹嗎?」,感情從不能說的祕密變成攤在陽光下的八卦話題,讓我無所適從。
2009.11.10螢幕除了顯示今天多少Bin芒果外,還多了一行字"2009 the end of season"宣告著Berry Spring的生活進入尾聲
2009.08.09~2009.11.10,將近三個月的日子,澳州1/4的日子我幾乎都和你們共處在一起,突然結束季節,默默惆悵了起來,尤其是聽見Ping哭著離開這裡,她是一各多麼不坦率又令人心疼的大姐姐,心糾結了一大下,想起當初九個人每天一起共進晚餐的日子,回想初來乍到時的各種愚蠢遊戲,想著想著… …
人,總喜歡回憶。
看著過往的照片,開始懷念那飄飄的長髮,肩膀在長一些些是多年來不變的長度,只要頭髮多過那個長度,多出來的頭髮就像跟我有仇一樣,就會想要改變髮型,設計師也會毫不猶豫就把那「多餘」的長度修剪掉。
當旅行不再單純是旅行,和在台灣有什麼不同!?菜鳥晉升老鳥後,忘記最初遠離北半球的原因,那簡單的理由,當初不就是想出來透透氣看看這世界嗎?或許很天真,卻充滿勇氣去適應這兒,等習慣過後,反而複雜化找不到衝動了。
這幾天,認識兩男一女的台灣人,在他們身上看到"衝動的勇氣",那一點一滴在我身上消逝的能量,他們上job search找到某個仲介,對方跟他說:能不能在期限內趕到katherine,他們馬上跟原工作老闆辭職並訂機票離開gold coast,完全沒有考慮到如果只是個幌子怎麼辦?
去或留,是種取捨。
離開台灣,來到澳洲;遠離南方的冷冽,享受北邊的溫暖;結束分開旅行,暫時聚在一塊找工作;拒絕cleaner的工作,接了薪水不高又只有三天的園遊會;停在原地,不再往前踩線;這些都是取捨之後的決定。
擁擠、高樓、玲瑯滿目的車子,是我對這城市的第一印象,這兒與以往的城市有些許不同,不像katherien滿街不穿鞋的原住民,是一個一抵達就讓人頭皮發麻的小鎮,第一眼找不到這大城市的特色,只覺得不適合人居住,就像台北一樣太過繁華,連呼吸都要跟別人競爭的感覺。
缺氧,Brisbane的第一天。
以前總是嚷嚷著"年輕就是本錢",來到澳洲之後,年輕好像不再是總本錢,而是負債˙˙˙
到澳洲後的第一份農場工作,小萍姐劈頭就問"妳們這麼小,應該沒工作經驗吧!""妳們這樣不行的",還以為小萍姐是特殊案例,想說大陸人比較難搞,沒想到˙˙˙